查看原文
其他
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68)】从“儒村实践”看和美乡村如何成为精品示范

黄山日报
2024-09-08




前言

黄山市深入实施“百村精品、千村和美”工程,推进实施“五美”行动计划指出,计划用5年时间,建设200个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,通过典型示范,引领带动更多乡村实现美丽生态、美丽经济、美好生活有机融合,充分彰显山水徽韵。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,一字之差变在哪?和美乡村建设又该如何迈向精品示范,成为黄山样板,走在全省前列?让我们从休宁县蓝田镇儒村的实践中一探究竟吧。






儒村位于休宁县蓝田镇北部,北接黄山风景区南大门,西邻西递—宏村,村域国土面积4178.83 公顷,其中林地面积3386.56公顷,占81.04%,辖16个村民组、815户、2796人,是一个典型的皖南山区村落。该村依山傍水,物产资源丰富,以茶叶、菊花、香榧为主,素有“溪畔儒里 茶香村居”美誉,拥有中国传统村落枧潭村和省级传统村落磻村。近年来,儒村以民宿产业为主导的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势头较好,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,加入乡村振兴队伍,能够“吸引人、留住人”成为儒村和美乡村建设中的一大亮点。






01

“儒村实践”——用发展诠释“和”美乡村的

宜居宜业宜人





儒村是全市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一个缩影,近年来,在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,以黄山市实施“五微”行动为抓手,聚焦“宜居”,利用“山、水、田、园、居”空间特色,持续做精乡村建设;聚焦“宜业”,利用“茶、花、榧”等自然资源,助力产业发展;注重发挥党建引领,厚植和美理念,持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。

基础设施日益完善

目前,儒村所有自然村道路畅通,村民组之间基本实现互联互通,村内巷道基本硬化,设有小学、卫生室,基本满足村民家门口看病上学需要。村公共服务中心、文明实践站、图书室,健身活动场地等设施,具备办事议事、活动组织、文体娱乐、便民服务等功能。
村内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%,电力电讯设施完善,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至县生活垃圾处理场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,村庄基础设施由公益岗人员进行日常管理维护,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显著提升。


产业发展势头良好

茶叶、菊花、香榧是儒村三大特色种植,全村拥有茶园6000亩,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屯溪绿茶的原产区之一;菊花种植面积约2000亩,是黄山贡菊主产区之一;香榧种植面积约1000亩,境内里仁香榧被誉为皖南香榧之最。儒村依托三棵树景区、拱北廊桥、五陵山、金龙山、天井山、枧潭土楼等众多山村景观资源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先后引进麟聖凯古文化园、夹溪河漂流、枧潭漂流等旅游项目,形成了以魔宿厢居、云溪静山别院等高端民宿为代表的民宿产业群,现有民宿 45家。据了解,乡村旅游带动了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,菊花、茶叶、花猪、香榧、毛豆腐等大量农副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,带动村民年人均增收约2000元。

乡村治理成效明显

儒村坚持党建领航治理,探索和美善治,设有37个“红网连心”党建网格,配备37名民情联络员,打造“红网议事厅”2处,成立16个评议小组常态化开展乡村文明,大力推进移风易俗,弘扬时代新风,开展乡风文明“六个好”(思想好、家风好、邻里好、环境保护好、村里工作支持好、信誉好)评议,评选星级信用户,相关做法被央视《新闻联播》报道,并入选第二批全国村级“文明乡风建设”典型案例,“一约四会”(即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)做法被评为黄山市十佳创新案例。调研了解到,儒村正积极探索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模式,引进乡村治理数字平台,探索打造村域综合服务中心,为乡村治理持续赋能。




02

从“和美乡村”走向“精品示范”面临问题需关注





当前儒村基础设施还未完全实现“有”到“优”的升级;农产品质量“优”但效益“低”;乡村旅游多点分散,缺乏影响力;招才引智等“留人”长效机制未建立,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制约了儒村从和美乡村向精品示范村跨越。




01

乡村建设有待提档

与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的定位相比,儒村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上需尽快完成从“有”到“优”的升级。在发展文旅上,村内废弃老屋、闲置建筑有待改造提升,最美风景道沿线节点中的菊花观景台、水口林游园,户外露营基地、微景区附属停车场也需加速建设,部分村组道路硬化、饮水提升“最后一公里”仍需推进;在人居环境上,村庄卫生厕所普及率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仍需提升。调研了解到,在乡村建设提档升级中,建设用地诉求问题值得关注,如目前计划投资300万元的“蓝丝带”项目,将围绕竹林和水域,打造摄影基地、咖啡馆、水上运动等,丰富儒村休闲游业态,但需用地面积约2.57万平方米,用地指标压力较大,制约乡村发展步伐。

02

农产品效益有待提升

儒村茶叶、菊花、香榧尽管品质好,但精深加工程度不高,农头工尾发展滞后,产业增值环节没有留在本村、增值收益没有留给农民。以茶叶为例,儒村不制作黄山毛峰等名优茶。每年5月前,农户以向周边汤口镇等地卖鲜叶为主,价格受制于人,收益不稳定。6月至9月,茶农陆续制作炒青,由于品质不属上乘,价格仅16元/公斤左右。村干部反映,儒村茶园亩均产值约4000元到5000元之间,扣除炒青加工制作成本外,本地茶农收益远低于名优茶产区。

03

旅游接待能力有待提量

儒村旅游点多,但较为分散,缺乏串点成片的统一规划。村内45家特色民宿,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,但经营各自为营,缺乏统一管理,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。据有关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209.2万人次,西递宏村接待游客208.4万人次。截至8月21日,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更是突破300万人。在旅游强势复苏的背景下,处在两大顶流景区连线的儒村,在如何吸引并留住游客,承接包括黄山风景区、西递宏村在内的全市景区景点溢出游客上,有待提速扩量。


04

人才支撑机制建设有待提速

随着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加速流向农村,返乡创业以及外来投资的增多,为新农人服务,开展农业科技、农村电商、民宿运营等各类培训,打造创客基地、乡村市集等方面,亟待人才支持。打响“茶叶、菊花、香榧”特色农产品品牌,开展农技研究、品种改良,也需要专业力量支持。村干部反映,目前村里未与相关高校、科研院所进行合作,对返乡创业带动农户就业、增收的优秀人才代表也未建立相关奖励办法,在形成吸引人才、留住人才的机制上需尽快探索完善。



03

几点建议





为助力打造高质高效的农业强市,更好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全市包括儒村在内的基础条件成熟的乡村,需因地制宜加快行动,努力在全市乃至全省走在前作表率。

实施乡村建设攻坚行动

一是依托传统文化村落保护、文旅产业发展等,加快发展项目和村庄规划编制,积极对上争取用地指标。二是对村内低效用地、空闲地进行复垦,高标准改造零散小地块,提高土地利用效率,为茶叶、菊花、香榧等特色农业发展腾挪空间。三是以最美风景道和传统古村落建设为契机,抓好道路硬化、环境整治、水系清淤连通和饮水工程、绿化亮化等“最后一公里”建设。



实施乡村产业增效行动

一是以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核心区为目标,培育黄山毛峰(屯溪绿茶)、蓝田贡菊、里仁香榧、蓝田花猪农产品示范基地,主打绿色有机理念,加快品牌宣传营销。二是加快标准化农产品加工车间建设,延长产业链条,配套仓储保鲜设施,健全物流综合服务站,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。三是加快数字乡村建设,参考先进地区数字乡村振兴馆建设模式,培养电商直播人才,开设特色农产品展示中心,变农产品为旅游商品,拓宽销售渠道。


实施乡村旅游提质行动

一是推进“黄山—宏村”沿线最美风景道建设,依托夹溪河漂流、枧潭景区、古廊桥、三棵树民宿群等做好节点打造,开展河道治理,提升滨水游体验,实施林地郁闭度提升,适度打开观赏视线,营造适合城市人休闲放松的旅游体验。二是打造儒村国风研学基地,发挥村内麟聖博物馆、村小学闲置区、农家书屋和毗邻周诒春故居等优势,因地制宜建设村史馆、网红书店等,发展研学游,形成差异化乡村旅游竞争力。三是丰富旅游业态产品,把蓝田土特产变为乡村市集美食,打造非遗工艺坊、文创产品区,开通观光电车、小火车等特色交通,把散布景点串联起来,丰富旅游体验。


实施乡村人才促进行动

一是推进招才引智平台建设,以和美乡村建设任务为导向,搭建农业科研实践基地、农家科技小院、青年创客基地、村民培训讲堂等平台,探索对回乡创业人员进行考核,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职称评定和奖励,帮助回乡创业团队争取各类奖补资金,给予国有、集体资产开发租金优惠。二是培育支撑和美乡村重点建设任务的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,发挥乡村振兴工作队、科技特派员、乡贤、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力量,为发展乡村产业、提升治理水平提供智力支持。


实施乡村文化赋能行动

一是围绕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两方面,用好村史馆、博物馆、创客基地、乡村市集等平台,创新文化展示方式,推动枧潭村、磻村历史风貌提升与配套设施改造升级,做好传统文化商业化运营文章,让儒村文化活起来。二是吸引艺术家、青年创客入驻,联合当地民宿主和乡贤,挖掘历史文化,做好文创品牌价值转化,提供更多游客喜闻乐见的文化体验场景,带动文化产品消费和产业发展。三是常态化举办文艺汇演、民俗节庆等乡风活动,引入乡村音乐节、乡村马拉松、村超联赛等新型文旅活动,集聚乡村人气。

实施乡村治理提升行动

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发挥党群服务中心、党员之家等主阵地作用,以优良党风促民风改善。二是积极推动乡村治理在线化,与村内民宿群、旅游景点合作,探索开发“数字乡村”服务管理云平台,设置村居环境、景区(点)安全、交通秩序、志愿服务、村民议事及矛盾纠纷调解等板块,探索更加高效的乡村治理新路径。





题字:姬臣



策划:向日葵融媒工作室

字:陆骏

图片:由儒村提供

制作:程瀚星

图文征集: 1172522531@qq.com

联系方式: 18055959822(微信同步)


联 系 我 们


值班编辑:程子洋 责任编辑:程向阳
二审:王翠竹 终审:黎小强

推荐阅读【打造全国最美丽乡村•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④】璜尖:笋箬飘香出大山
【打造全国最美乡村·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⑤】凤霞村:凤栖梧桐起彩霞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⑥】沟村:乡愁似海乃知还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⑦】和平:一个有爱的地方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⑧】流口村:探索走出“两山”转化路径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⑨】绍濂村:“探花故里”打出“三张牌”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10)】芦荔:祁门大米第一村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⑪】竹铺:惊艳转身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12)】汤家庄:改变,从“唤醒”闲置房开始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13)】中村:“乘”着高铁向未来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14)】岭南:山色真开紫翠屏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15)】乡村振兴:黄山VS上海之长短板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16)】新溪口 :“两山论”的生动实践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17)】溪口:休西大镇,风正帆悬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18)】逐梦星空!7位第一书记打擂比武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19)】从筑秋韵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20)】瑯𤩐:打造中国状元文化村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21)】青峰:竹岭深处有人家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22)】金利:乡村谱写青春之歌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23)】汪连俊:把青春献给我热爱的家乡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24)】汪乐:因为一个人 爱上一个村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25)】方蕾:“准导演”回乡当“村官”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26)】林干:干!是最好的“方法论”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27)】翟璐:乡村振兴 一路有我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28)】方嘉:饮水思源报家乡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29)】乡村产业,星火燎原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30)】黄山“后浪”一朵朵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31)】高塘:千年古村焕新彩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32)】芳口村:大学城边 “芳华”时代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33)】黄山田野上的农业科技播种者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34)】汪满田鱼灯:照亮山村未来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35)】黄山农业:红芳满眼竞风流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36)】“第一书记”读“一号文件”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37)】黄山:不负春光,全力护好“米袋子”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38)】大茂之美,美在兹!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39)】西溪南:目及之处皆风景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40)】甘棠:一个城关村的华丽“蝶变”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41)】王国贤:与上朱村双向奔赴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42)】孙中正:乐在阜田种大田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43)】金顺芳:以青春之名  书写活力潭口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44)】周民旺:“土书记”的乡村坚守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45)】陈罕晨:扎根乡村 俯身为民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46)】金竹:大山里的红色村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47)】黄山乡村两级书记丽水学什么?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48)】严池:洞见新机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49)】红色杜家村:如何破茧蝶变?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50)】渭桥:未来可期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51)】“豆腐村”南溪南村产业调查报告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52)】山里研工社:一位“清华”毕业生的黄山乡村梦想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53)】黄山百名镇(乡)村书记浙江探学的意义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54)】芦荔村:探索山区种粮新路径!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55)】村集体“腰杆”硬起来 村民“腰包”鼓起来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56)】“种”出乡村振兴好“丰景”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57)】山岔: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58)】长罗村:融合创新展画卷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59)】为何是黄山?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60)】歙县荷花形村:蹚出“荷”美乡村新路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61)】歙县石潭村:以花兴业 赋能乡村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62)】黄山“新农人”:赋能乡村振兴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63)】千帆竞发月潭湖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64)】篁村“知己”有何人?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65)】红色金竹 甜蜜事业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66)】兰湖:深山幽兰待识香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67)】晒秋,给黄山带来什么?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黄山日报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